
建筑垃圾拆除量统计与处理方案研究
摘要:
建筑垃圾拆除处理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如何进行拆除量统计和处理方案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重要问题。本文以巴洛仕集团化工厂拆除案例为基础,探讨建筑垃圾处理方案与技术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正文:
1. 拆除量统计
建筑垃圾拆除量统计的目的是为了精确了解拆除量,制定处理方案。评估垃圾类型、来源,测量垃圾的体积和重量,了解垃圾的条件、分类和数量,以及破碎后垃圾的处理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大量数据。拆除量统计是制定处理方案的前提,也是对治理效果检验的依据。
2. 处理方案
建筑垃圾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包括资源利用、填埋和焚烧。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后两种方法往往会产生大量二次污染。资源利用可将原垃圾破碎成适合冶金、水泥、道路和土地整治等领域的再生材料。同时也可采用尽量少污染的技术进行处理,比如联合技术、生物技术、物化技术等。
3. 巴洛仕拆除案例
巴洛仕集团化工厂拆除面临着30年积累的废弃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处理难题。拆除前清洗置换,设备回收,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油罐拆除,危废处理,环保施工等环节的操作要非常严格,必须采用专业技术。巴洛仕不动火水刀切割拆除技术应用,大幅度减少了建筑垃圾拆除量,增加了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
4. 新技术
建筑垃圾处理新技术包括:化学强化固化技术、高浓度有机污泥压滤膜技术等。在设计初期和防范污染中,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垃圾的种类,并为其指定一种合理的处理方法。在运用新技术时,应考虑技术成本的投入产出比,和环保经济效益的问题。
结论:
在建筑垃圾拆除量的统计与处理方案研究中,应该考虑拆除前、拆除中、拆除后三个阶段,制定多元化方案。在拆除前,应考虑建筑垃圾减量目标的制定;在拆除中,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加以控制;在拆除后,应该对建筑垃圾的分类、适当的处置或处置再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在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尽可能多的技术处理手段,并加强对处理造成的环境影响的监督。
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