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违建现象越来越普遍。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违建的整治。然而,在违建强拆过程中,化工安全隐患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强拆违建背后的化工安全隐患为主题,深入探讨化工行业在违建拆除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正文:
一、违建结构稳定性不足
违建往往建立在没有严格审批的土地或者未经过规范建设手续的建筑上,它们往往缺乏设计、施工、验收的各种手续,很可能存在关键结构缺陷,如基础不牢,墙体过薄,承重难度较高,因而结构强度较低,风险很大。在强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具备专业化工技术和方案,草率进行拆除工作,违建极有可能突然倒塌,引爆化工品进行自燃。
专家建议,拆除工作必须在充分了解违建结构特性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在拆除前对于化工厂的化学品进行必要的处置,以避免在强拆过程中引起安全生产事故。比如对于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化学品必须全部清洗置换,避免化学品泄漏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充分评估拆除的承重能力及结构稳定性,通常需要使用先进的土壤探测技术和多参数仪器。最终,强拆工作必须利用先进技术和技术人员,避免草率行事,确保安全。
二、劳动环境不安全
强拆项目在拆除工程中涉及的劳动力大多为劳务派遣工等非正式工人群体,他们的聘用往往缺乏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而拆除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也可能没有经过检测,因而劳动环境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会对劳务派遣工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而且在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等化工厂内,还会造成化学品泄漏,产生二次事故。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严格执行拆除工作的准入制,规范拆除队伍,并建立劳动保护制度,设置文明施工标志,确保劳动环境安全。同时,拆除队伍必须充分掌握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遵照生产安全法及有关规定自觉遵守。
三、化工安全风险有所增加
随着拆除工程的进行,化工厂内部机器设备,油罐存储设施和废弃品等大型物品开始逐步拆除,这些设施会拆下来产生危险构成化工安全隐患,如爆炸、火灾等。而在巴洛仕集团化工厂拆除中,相关专家采用不动火、水刀切割拆除技术成功处置了化工液体和粉末废弃品,有效避免了化学品泄漏和对附近环境造成的影响。
此外,拆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好在巴洛仕将废水从化学方法转变为生物和物理双重处理的方式,实现了污水的直接减量化以及化学药品的环保施工,减少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
四、应对措施:搭建防护网
在拆除工程中,可能发生危险事件时,应做好应急预案,搭建专门的防护网,统一指挥调度,保证事件的及时处理和事故的快速处置。一方面,尽量减少人员和装备的遭受潜在危险的可能,安排必要的警戒线和隔离带,防止触碰高电压线路、走近危险机器、触碰危险化学品等等。另一方面,拆除前必须对化工厂进行彻底的化学品处置,避免污染环境。
结论: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加速,违建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在对违法建筑进行整治工作的时候,强拆也同样是必须的。然而,在进行强拆工作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化工安全隐患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认真评估拆除工作的风险性,搭建防护网,使用先进的不动火、水刀切割等技术,以及合理减少化学品的使用,来控制风险,并保证劳动环境的安全稳定。预防先于救治,预测先于预防,这是化工业及社会关注的主题。
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