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环境逐渐受到破坏,城市河道污染、淤积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采用清淤复绿的策略。本文围绕城市河道治理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研、专家访谈等手段,分析了清淤复绿的重要意义、技术路线、案例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正文:
一、清淤复绿的重要意义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直接关系到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和城市公共生态系统健康,因此,实现城市河道的清淤复绿至关重要。
清淤复绿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清淤可以有效解决污染及淤积问题,改善河道自净能力,如北京市石景山区柳荫河清淤,使得周边自然水系明显得到恢复;其次,复绿可以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形成完整的河湖生态系统和复杂的生态链条,改善鱼虾等水生生物数量和质量,如上海市宝山区安亭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河道景观提升和栽植植被,促进了周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环境美观程度;最后,清淤复绿是宣传环保、传递公共文化和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清淤复绿的技术路线
城市河道清淤复绿技术路线在不同地区、不同水域、不同情况下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方案设计、水质测定、水域勘测、水生态修复、沿线绿化、水域整治及设施设置、设施监控及维护等。其中,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文特征、水质特征、生态特征及公共文化等因素,综合考虑形成合理化、系统化、可行性等方案;水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入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自净能力,如常州市新北塘水生态修复项目,很好地呈现了这一特点;设施监控及维护关系到整个清淤复绿工作的效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体系和维护机制,如上海市潘泾汇流口污染河道改造工程中的监测体系及维护机制,有效地确保了河道治理的效果和良好运行。
三、清淤复绿案例模式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水域、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目前,国内流行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出资,主导河道治理,投资充足,但由于经费缺乏、管理混乱等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另一种治理模式则是推广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保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达到治理效果与效益相结合的目的。如杭州市滨江区大井河,通过PPP模式治理,使治理效果欣人心,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清淤复绿的未来展望
未来城市河道治理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特点,不断扩大PPP模式的应用范围,促进公共治理与市场化、社会化治理相结合,将清淤复绿治理策略推广到更多城市河道,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和保障。
结论:
本文从城市河道治理实践角度,详细介绍了清淤复绿的重要意义、技术路线及案例模式等,为解决城市河道污染、淤积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未来,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技术改进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以推进清淤复绿治理策略的普及和落地,促进城市河道绿色发展,构建更健康、美好的城市环境。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居民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主动参与和管理意识,推进城市永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美好城市的目标实现。
水下清淤机器人技术领先品牌-巴洛仕集团专注水下清淤机器人研发,各类水下机器人定制,水下清淤工程施工,化工厂清淤服务,市政清淤,污泥干化,污泥资源利用,固废处理。
参考文献:
1.赵思邈等.城市河道治理的思路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19,23(9):85-87.
2.厉俊,赵志明,胡建华等.深圳市城市河道复绿技术研究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3):89-93.
3.郑家勇等.城市河道清淤复绿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7,30(3):72-76.
4.浙江省城市河道治理PPP模式手册.浙江省城市环境协会,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务部.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15-2020年)[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11):22-25.
危险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