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无锡厂房拆迁文案引发热议,涉及到化工厂的拆除和环境保护问题。本文将从拆迁原因、环境问题、技术手段、工程进展以及社会影响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拆迁原因
无锡巴洛仕化工厂是一家年产5万吨异氰脲酸酯(TDI)的化工企业,但其生产工艺被视为高污染、高危险行业。早在2017年,当地政府就已经下发通知要求该厂全部关闭。但工厂方面一直对关闭保持抗拒态度,直到去年9月份,当地政府展开清查工作并限期关闭该厂。最终,无锡市政府投入亿元费用对该厂进行拆除工作。
巴洛仕集团化工厂在闭厂前采取了多种环保措施,如进行设备回收,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油罐拆除等,以及采用水刀切割拆除技术和危废处理技术等手段,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尽管对于环境损害的补偿方案还未最终确定,但为了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该厂的拆迁已成为必然。
2、环境问题
随着厂房的拆除,空气中尘埃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成为关注焦点。为此,施工方倍加注重施工环保措施,使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控制噪音和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拆除过程中还识别出了多种化学废品,如废酸、废碱、废水、废液和废油等。这些废品经过专业的危废处理后才能进一步妥善处置,确保环境安全。
3、技术手段
巴洛仕集团采用的水刀切割拆除技术是一种不动火的拆除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高压水射流、混合材料和其它添加剂,施加高速旋转喷嘴在目标物体表面进行切割和磨除。在拆除过程中,水刀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粉尘、废气和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并且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材料和构造。
此外,危废处理技术也是整个拆除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危废处理是指对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分选、处理和处置的一系列工作。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性处理、化学性处理和生物性处理等,确保处理后的危废达到环保标准。
4、工程进展
拆迁工作在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按照先清理现场、后进行分段拆除的方式进行。截止到今年2月份,大部分厂区的拆除已完成。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拆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如在拆除过程中出现了生产装置漏料的问题,施工方及时应对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泄漏。
目前,巴洛仕集团正在跟无锡市政府商议并协商环境损害的补偿方案,还未最终确定。
5、社会影响
整个拆迁过程中,巴洛仕化工厂一度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包括中国环保部门在内的多家机构对该厂的清洁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证实了该厂生产工艺确实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
然而,该厂的拆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部分当地居民和厂家员工对于拆除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关闭该厂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应该得到更高的重视。
综上所述,巴洛仕集团化工厂的拆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但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公众利益出发,该厂的拆迁都是必要的。通过施工方的努力,各种环保技术手段得到了应用,确保了拆除过程的环保安全。但环境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