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今年5月,昆山市陆续向巴洛仕集团下属公司发出行政指令,要求拆除公司在新北路37号及39号厂房。该事件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并引起了环保、土地流转、企业信用等诸多方面的争议。本文将从巴洛仕集团的背景、厂房拆除事件影响、拆除前的准备工作、拆除技术、企业责任等方面对此事件做详细的阐述。
1、巴洛仕集团的背景
巴洛仕集团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德国汉堡。集团主要从事化工品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氟化工企业之一。巴洛仕集团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在中国设有多家子公司,分布在苏、浙、皖、沪、京等地。其中,昆山新北路37号及39号厂房为巴洛仕集团下属公司所持有。
巴洛仕集团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并将其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之一。集团拥有完善的环保政策和体系,并在业内率先推行减量化生产、危废处理等先进理念。
2、厂房拆除事件影响
昆山新北路37号及39号厂房的拆除,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事件涉及土地流转、环保等多个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
首先,土地流转问题引发争议。巴洛仕集团在当地购置了大量厂房和土地,进行生产经营。但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土地价值不断上涨,因此土地流转问题成为昆山市长期面临的难题。厂房拆除事件,引起了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再次审视。
其次,环保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巴洛仕集团一直以环保闻名,但在此次厂房拆除事件中,一些媒体对其环保政策提出了质疑。有人称巴洛仕集团在拆除厂房前未进行充分的环保准备工作,引起了废水、废气、危废等问题。对此,巴洛仕集团回应称,在拆除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环保工作。
3、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针对此次厂房拆除事件,巴洛仕集团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包括拆除前清洗置换、设备回收、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油罐拆除、危废处理等。
拆除前清洗置换:在拆除厂房前,清除厂房内的残留杂物和化学品,保证拆除过程的安全性。
设备回收:巴洛仕集团的化工设备大多采用高新技术,价值昂贵。因此,在拆除厂房前,必须将设备进行拆卸和回收,以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
污泥减量化、废液处理、油罐拆除:这些工作是拆除厂房的重点。巴洛仕集团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对污泥和废液进行减量化处理,确保环保要求的同时,减少污染物处理的成本。同时,对于厂房内的重油罐,巴洛仕集团采用了水刀切割技术进行拆除。
危废处理:拆除厂房会产生大量的危废物,巴洛仕集团对此进行了分类处理和妥善处置。其中,有一部分危废物被回收利用,有一部分则经过特殊处理后被安全地填埋。
4、拆除技术
巴洛仕集团采用了不动火水刀切割拆除技术,确保拆除过程中无污染、无粉尘、无噪音污染。顾名思义,不动火水刀切割拆除技术是使用水刀代替传统的火焰切割技术,能够减小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巴洛仕集团特别强调,该技术不仅具有环保优点,还具有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拆除场合。其在此次拆除厂房过程中的成功应用,表明了环保与经济并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5、企业责任
企业拥有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生产经营、创造利润,还包括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回馈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巴洛仕集团在此次拆除厂房事件中,充分落实了企业社会责任。首先,巴洛仕集团配合当地政府制定拆除方案,并在拆除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环保工作;其次,巴洛仕集团对拆除后的场地进行了整改,推进了城市更新和经济结构调整。
此外,巴洛仕集团还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环保治理等工作,为当地环保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拆除厂房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将成为巴洛仕集团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生动诠释。
综上,通过对昆山新北路厂房拆除引争议的从多个方面的全面阐述,我们可以看出,环保与经济并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一条路。巴洛仕集团在此次事件中,积极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展现了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形象。我们期待,今后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能够充分考虑环保、社会责任等多方面要素,从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化工厂拆除